抹茶,是日本极具代表性的一种文化元素,提到日本文化,总是可以很轻易的联想到抹茶和茶道。但是关于抹茶的来历,相信很多小伙伴都不是特别的清楚。
那么今天,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日本抹茶的由来和发展。
最早,日本是没有茶叶这种植物的,把茶叶带到日本种植,还要追溯到唐朝时期,这个功劳,还要记到中国学习佛法的最澄、空海两位日本僧人头上。
不过当时喝的茶还不是抹茶,唐朝人喝茶,还是“团茶法”就是将采摘的茶叶蒸熟后捣碎,拍成饼状,晒干后密封,饮用时扔进锅中。
蒸茶,这就是“蒸汽杀青”随着温度的升高,茶叶中的酶被激活。
蒸的时候,顺-3-已烯醇、顺-3-己烯乙酸酯、芳樟醇等氧化物在茶叶中大量增加,产生大量氧化物A-紫罗酮,B-紫罗酮等紫罗酮类化合物,这是香气的主要成分。
温度上升到65℃,酶在高温下被灭活,维生素和颜色不会被酶破坏,风味可以保存。
茶叶晒干后,茶叶的水分减少到5%~35%,几乎没有微生物能在这个水分范围内生长,所以茶叶不会腐烂,也不会发霉。
这种茶,尝起来就是茶的原味,有点苦,还有些涩,当然有些香味和甜味。
公元十世纪,来到宋朝,中国出现了一种新的饮茶方式,这种方式被称为“抹茶法”,茶叶还是唐代的法团茶,只是不是扔进锅里煮,而是烤成粉末,加热水,然后用茶筅反复搅拌。
这是提取工艺的突破,从原来的水煮提取到粉碎提取,与茶粉一起饮用,当然味道更浓。
这方面的研究权威属于宋徽宗赵佶。
这位书法和绘画都很优秀的皇帝,没有治国之道,但他对茶的研究和偏好是首屈一指的。
他的研究成果是《大观茶论》,共20篇,详细描述了北宋蒸青团茶的产地、采摘、烹饪、品质和斗茶时尚。
其中“点茶”一篇文章,研究点茶时手腕如何用力绕转,会让茶沫浮起不散,非常精辟。
别小看这个茶沫,它其实就是茶皂素,我们泡茶的时候觉得是脏东西,总想把它去掉。
其实茶皂素具有抗炎、镇痛、抗渗透等作用,茶皂素具有亲水端和疏水端,疏水端抓脏东西或油,亲水端抓水,使脏东西或油从身体排出,我们喝茶清油腻,其实就是茶皂苷起作用。
在当时,中国的泡茶技术不断进步,但日本的泡茶技术却已经停滞不前,因为唐代的使者派遣制度已经废除,日本无法接触到中国最新的茶文化。
而两百年后,将宋代的抹茶文化带到日本,则也要归功于一位名叫荣西的僧侣。
他两次去中国,在浙江天台山万年寺学习临济宗教义。
回国后,他建造了许多禅寺,并将抹茶带到日本。
日本人也对抹茶进行了改进,即覆盖栽培的新鲜茶叶,直接干燥成碾茶,然后用石磨磨成非常细的粉末。
在这一过程中,由于茶叶被遮光材料覆盖,茶叶的光合作用减少,茶氨酸几乎停止了向儿茶素转化的过程。
茶氨酸的分子结构与谷氨酸非常接近,因此具有鲜味,显示出新鲜和甜味。
茶氨酸也能使人分泌多巴氨,这是喝茶令人愉悦的秘诀。
儿茶素是茶的单宁,有涩味。
抹茶的特殊工艺产生鲜甜味,减少涩味。
我想这就是抹茶爱好者喜欢抹茶的原因。
有趣的是,宋代流行的斗茶,也传到了日本,而且非常热闹,只是斗茶的内容不同。
宋人斗茶,茶品以茶新为贵,斗茶以水活为上。一斗汤色,二斗水痕。
而日本斗茶,是通过品茶汤来判断茶叶的产地,而且赌注还很大。
京都尾山出好茶,这个地方的茶就被称为“本茶”,而其它地方的叫“非茶”,斗茶只是判断“本茶”还是“非茶”,这简直就是做是非判断题,靠蒙也有50%的机会。
直到后来,质量更好的宇治茶出现了,这种斗茶游戏才结束,而日本人喝茶,则转向更安静的茶道。
日本人对抹茶的栽培技术有所改善,而中国人自明朝以来就改进了制茶工艺,如晒青、炒青、揉捻等…目的是使茶叶发酵,将茶氨酸转化为儿茶素,然后转化为茶黄素。
因此,各种芳香成分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。
特别是炒青技术的发明,从那时起,绿茶发生了质的飞跃。
所以在中国,抹茶就逐渐的被炒制茶叶所取代了,有了这种简单的美味,人们都不愿再去制作复杂的抹茶了。
其实直接喝抹茶在日本也不流行,不仅我们不太接受,现代日本人也不太买账,但是抹茶甜点,在日本随处可见。
晶莹剔透的玻璃杯里装满了红豆、白玉丸子、抹茶果冻、抹茶冰淇淋、抹茶蛋糕、抹茶饼干和其他配料,这是就是抹茶芭飞。
这简直就像是甜点的百科全书,是选择困难症患者的福音。
这种抹茶巴菲,在日本广受欢迎。当人们品尝风糜全球抹茶冰淇淋时,很难说他们是在享受冰淇淋还是抹茶。
至于各种抹茶小吃,如抹茶和菓子、抹茶羊羹、抹茶仙贝、抹茶栗子大福、抹茶包子、抹茶脆饼干和抹茶巧克力,它们都是精致的,显示了日本食物的精益求精。
中国和日本的一些文化往往有着相同的起源。
而起源于中国的美食往往在其发源地已经被其他形式所取代,而日本却保存下来,并始终发展成精致的食品。这确实也值得我们思考。
以上就是今天关于日本抹茶的前世今生了,小伙伴们还知道哪些日本的饮食文化呢?欢迎加入东经日语和我们一起交流分享呀。
图片来源于网络